作为长三角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,南京不仅孕育了多所知名法学院校,更以“法治江苏”建设为引领,推动法学教育与时代需求深度融合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、数字经济法治化等政策推进大牛证券,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能力的法律人才成为市场新宠。而在南京审计大学,一所依托审计学科优势、以“法学+”为特色的法学院,正以低调的姿态培育着新时代的法治先锋。
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83年,彼时学校便开设经济法课程,成为全国最早将法学与财经结合的院校之一。1997年,在审计署支持下设立经济法学本科专业,2008年正式成立法学院,2018年获批江苏省首家监察学院(后更名为纪检监察学院),并成为全国唯一设立审计法学硕士点的高校。历经四十余年发展,学院已跻身江苏省重点学科,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学科排名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百强,堪称财经类院校中的法学标杆。
展开剩余64%学院以“新法科”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,打破传统法学单一模式,开设法学、法学(监察方向)、法学(法务会计方向)、法学(法务金融方向)四大本科方向。其中,法务会计与法务金融为江苏省独家开设,融合会计、金融与法律课程,培养“既懂查账又懂合规”的复合人才;监察方向则依托全国首个监察学院,课程涵盖党内法规、职务犯罪调查等特色内容,直指纪检监察系统人才需求。这种“法学+”的复合型培养路径,使毕业生既能处理传统法律事务,又能应对金融审计、企业合规等新兴领域挑战。
学院的学科创新与进步都离不开师资力量。58名专任教师中,教授13人、副教授24人,95%为“双师型”或“三师型”人才,兼具律师、仲裁员、政府法律顾问等实务经验。师资团队中不乏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司法部优秀教师、江苏省“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”等荣誉获得者,更有1人担任省委省政府法律顾问,3人参与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。此外,学院聘请82名法律实务专家作为校外导师,与浦口区司法局等共建实践基地,确保教学与行业前沿无缝对接。
就业前景上,学院近五年平均就业率高达97%,公务员与研究生录取率稳居高位。毕业生遍布最高人民法院、审计署、纪检监察系统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及红圈律所,2022届299名本科生中264人已落实去向,40名研究生除1人读博外全员就业。独特的“法学+审计/金融”背景让毕业生在政府审计、企业合规、金融风控等领域优势显著,部分法务会计方向学生更斩获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offer。
从秦淮河畔到法治中国,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以“小而精”的定位,在审计与法律交叉领域开辟出一条特色之路。这里不仅是法科生的成长摇篮,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亟需的复合型法治人才的孵化器。未来,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,这所“低调的实力派”学院大牛证券,必将以更鲜明的特色、更扎实的育人成果,继续书写法学教育的创新篇章。
发布于:安徽省华瑞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